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座右铭崔瑗拼音版全文_座右铭崔瑗原文拼音_1

ysladmin 2024-06-09 人已围观

简介座右铭崔瑗拼音版全文_座右铭崔瑗原文拼音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座右铭崔瑗拼音版全文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座右铭的解释2.《座右铭》文言文解析3.行之有恒自芬芳 ——读崔

座右铭崔瑗拼音版全文_座右铭崔瑗原文拼音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座右铭崔瑗拼音版全文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座右铭的解释

2.《座右铭》文言文解析

3.行之有恒自芬芳 ——读崔瑗的《座右铭》

4.座右铭的全文是什么?

5.座右铭 崔瑗 答案

座右铭崔瑗拼音版全文_座右铭崔瑗原文拼音

座右铭的解释

       座右铭是什么意思?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一起来看看座右铭是啥意思吧!

        座右铭是什么意思,

       座右铭正规解释motto

       铭文样式之一。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座右铭由来于此。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座右铭是铭的一种。铭,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

       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

       2警惕自己的文字。

       座右铭简单解释motto

       就是始终给与你精神上的极大力量的一句话,也许是鼓舞也许是激励抑或警告,也许在你灰心丧气的时候,也许在你踌躇满志的时候,也许在你人生得意的时候……以它为人生信条,完成你的每件事,助你成功。

        座右铭的历史沿革

       见于史籍、经籍记载最早的“座右铭”,大概就是“金人铭”参见三缄其口和周武王为了警戒自己而镂刻于身边随处可见物件上的铭文了。

       《太公金匮》记载:武王问师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师尚父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尧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舜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居民上,栗栗音栗如不满日。汤居民上,翼翼惧不敢息。吾闻: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寿终无殃。武王曰:吾随师尚父之言。因为慎书铭,随身自诫,书冠曰:宠以著首,将身不正,遗为德咎。书履曰:行必虑正,无怀侥幸。书剑曰:当以服兵,而行道德,行则福,废则覆。书镜曰:以镜自照,则知吉凶。书车曰: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无度,自致而反。武王曰:吾欲造起居之诫,随之以身,几之书曰几,古人坐时依靠之物,其形状类似于今之茶几:安无忘危,有无忘亡,孰惟二者,必后无凶。杖之书曰:辅人无苟,扶人无咎。门之书曰:敬遇宾客,贵贱无二。户之书曰:出畏之,人惧之也。牖之书曰:窥望审,且念所得,可思所忘。钥之书曰:昬慎守,深察讹也。研之书曰:石墨相著,邪心谗言,无得污白。书锋曰:忍之须臾,乃全汝躯。书刀曰:刀利皑皑,无为汝开。书井曰:源泉滑滑音汩,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弩之戟为翼,弩之书:见奔远行,在才者与任武者也。赏一人而千人喜者,赏之;赏二人而万人喜者,赏之;赏三人而三军劝者,赏之;杀一人而千人恐者,杀之;杀二人而万人动者,杀之;杀三人而军振者,杀之;屈一人之下,伸万人之上。武王曰:请著金版。

       历史的长河流到了今天,“座右铭”由最初器物的铭文,发展到以物寓意之“爵”酒爵,器型似雀,取其鸣“喈喈”,谐音“节”,节制饮酒之意、欹器等,到今天的文字,其间演变的诸多“式样”颇多耐人寻味、其蕴涵的警示意义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座右铭的相关文献

       《座右铭》 汉 崔瑷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背景: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哥哥因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座右铭形式

       作者表达了洁身自好的思想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座右铭的相关说法

       这种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或其他地方的格言为什么叫座右铭呢?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说法之一

       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

       说法之二

       是有关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据古书记载,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著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人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见到这种器皿,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管香火的人告诉他,这是欹qī器。孔子于是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他指著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欹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

       说法之三

       东汉崔瑗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后来,朝廷赦免,才回到家乡。知道自己犯了错,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边,用以自戒。后来,人们就叫做“座右铭”。

《座右铭》文言文解析

       崔子玉《座右铭》的翻译:

       不要揭别人的短,不要说自己的长。帮过别人要忘记,人有恩惠不能忘。世俗荣誉不足羡,处世以仁为纪纲。甘于幕后做好事,诽谤非议有何妨。千万不要务虚名,不显聪明人自彰。柔弱最有生命力,老子主张柔克刚。人处污黑身不染,身处逆境心有光。浅陋固执乃小人,君子悠悠有雅量。言谈谨慎食有节,知足常乐免祸殃。持之以恒去实践,日久天长品德芳。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此文在艺术上有两点很突出。

       一、在结构上,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戛戛独造的修养和品德来。这样,全文的结构便由这两句一意的单元所组成,颇类似后世律诗的结构。

       二、在语言上,采用五言形式。铭文这种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开国大典,盖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传诸后世。听以它多采用四言形式,以示典雅庄重;叩以《文选》所收铭文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铭》,后有张载《剑阁铭》,都是四言形式。而崔瑗比文,则通篇采用五言形式;确颇独特。其时五言形式,仅在民间流传,汉乐府民歌中比较多地采用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则不太多见。前此虽有班固《双咏史诗》通篇一五言,但技巧颇为生疏,“质术无文”。崔瑗采用此式,大概是因为“座右铭”,写给自己看的,所以显得比较随便;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崔瑗较注重从汉乐府民歌汲取营养。

行之有恒自芬芳 ——读崔瑗的《座右铭》

       《座右铭》 汉 崔媛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注释: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座右铭形式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座右铭的全文是什么?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作为崔瑗的《座右铭》中绾结全篇的句子,用语简单,表意明了,阐释的道理却深刻:抱定善心,在正确的道路上持之以恒,生活就不会太黯淡,人生就不会太落寞,生命的底色就不至于太灰暗。

        《座右铭》是东汉文学家崔瑗用五言体写的一篇短文,篇幅不长,但文章的意涵却十分丰富,阐发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不仅影响了当世之人,对活在当下者仍然具有启迪心智的导引作用。座右铭是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一百字的短文,如果按照文学的标准观照,不论是辞藻篇章,还是技法都算不上精品。但是,撇开形式的,单从内容的角度审视,短篇阐释的处世哲学仍然具有警示的意义。“文以载道”,此中之道可以是外在的社会世情,也可以是内在生命本体的自我观照。总览全篇,其蕴涵的道理很好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趋利避害是世人普世性的心理诉求。正是这样,人们往往只取对自己有益的一面,舍弃不利的一面。殊不知,置身在红尘大网之中,没有永远的幸运儿,也没有永远的倒霉蛋。一时的穷或达,并不说明一辈子都一成不变。对普罗大众来说,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行走于世时,才不至于因为暂时的顺逆而搅扰了心绪。

        相生相克、相生相谐当是世间万物存在的普遍性规律,只不过有的表现明显而容易被人知道,有的因为隐含而不易发觉罢了。世情如此,人生无异。就一个人而言,优点与缺点、施人与受施、赞誉与谤毁、名与实、柔与刚是互为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客观性的存在,没有谁可以游离于外。所以,面对无法改变的既定存在,每一个人都应该理性地面对,坦然地处理各种关系。崔瑗经历牢狱之灾,痛定思痛之后,自省自我,付诸文字,才有了经典的《座右铭》。作为一种文体,铭的写作应遵循共性特征——记功德,使传扬于后世;表誓戒,求闻达于当代;而座右铭因为是写给自己看的,一般是写作者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所以就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简单而言,座右铭含括的内容有两点值得重视:做人的准则和做人的方式。以此观照《座右铭》,看看作家针对这两点是如何对自己进行劝诫的。前四句,“人”与“己”、“施人”与“受施”对举,分别以“无道、无说”、“勿念、勿忘”相陈,意在申说在寻常生活中不彰人丑、不揭人短,不夸己美、不扬己长;受人点滴之恩,当铭记于心,施人恩泽,不当长挂嘴边——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以这种大度从容之态与人交往,才不至于“心为形役”。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文中“惟仁为纪纲”句足见作者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的;而“世誉不足慕”句包含的思想与庄子在《逍遥游》中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人生短短几十年,牵绊身心的东西很多,如果能够做到誉不足喜,毁不足悲,淡然面对得失、荣辱,也许就没有太多的烦恼与忧愁。陶潜在《神释》篇中所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人生境界,要真正抵达,需要的是智慧和胸襟。虽然理论的境界憧憬与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有了方向,并朝这个方向努力,就不至于迷失自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游走尘世,难逃“名利”加持。如何在纷纷扰扰中给自己减刑,尽量活出一份轻松,考量的是智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天定人命”带有唯心的色彩,但有时候还是具有一定的道理。没有付出而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似可得一时之风光,但“上帝为你打开一扇门时,肯定会关起一扇窗子”。明白了这些,在名利面前就懂得如何取舍。“大道至简,大智若愚。”难得糊涂,有时候也是人生的智慧。不过于精于世道,专于人情,守住自己的那份古拙,似靖节般“守拙归园田”,在自己的精神园囿中精耕细作,虽做不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心向往而为之,就不至于身心俱疲。

        丛林法则的过滤是残酷的,弱肉强食古已有之。古往今来,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是老子反复强调的思想。作为群体性的社会生物,人在自己的轨迹上滑行时不可避免地与周围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种牵连中,不对等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不对等要么是身份地位上的,要么是财富权势上,要么是体格上的。不论是处于强势的位置,还是处于弱势的地位,该如何处理强与弱的关系,决定了生活和社会的和谐度。老子有言:“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正是受老聃思想的启发,才有了“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柔弱是立身之本,取生之道,刚强反而易遭不测——思想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从“惟仁为纲纪”到“老氏诫刚强”不难看出,崔瑗是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的。儒家思想侧重于内在,强调的是生命个体自我内心的修炼与调养,是以如何做人为准则和核心;而道家思想偏向于外,讲求的是做人的方式、方法。这种一外一内、一表一里相互叠加、映衬,然后进行内化,把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融化贯通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生活在尘世,处理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独立的生命个体,在摆渡人生时更要协调和外在的我与内在的我的关系。唯其如此,人生百年才不会有太多的落寞与悲戚。这正是后四句所要传递的思想。人生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从呱呱坠地到青烟一缕,来于自然,归于大化,结果都是一样,不一样的是对过程的耕耘。

        人生就是家居、出门和回家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中与世事风物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更多时候都是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一个人去处理内在和外在、我与非我的关系。纷纷扰扰,千头万绪,要不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局,确立人生行事的标杆,沿着指引的方向前行,至关重要。也只有只有,才不至于出现“遂迷,不复得路”的危局。从这一点看,崔瑗的《座右铭》所蕴之道,对当下还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认真品读: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陈士同)

座右铭 崔瑗 答案

       全诗:

       《续座右铭》

       白居易

       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

       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

       游与邪分歧,居与正为邻。於中有取舍,此外无疏亲。

       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养内不遗外,动率义与仁。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不敢规他人,聊自书诸绅。终身且自勖,身殁贻后昆。

       后昆苟反是,非我之子孙。

       译文:

       崔瑗崔子玉的《座右铭》,我很是敬仰。虽然我没有全部实行,但也常写下来悬挂于屋内的墙上。可是我总觉得里面好像有没说完的东西,因而便续写了这个座右铭:不要羡慕富贵,也不要忧虑贫贱。应当问问自己的道德品质怎么样,贵贱是不值一提的。

       听到诽谤不要忧伤,听到赞誉不要高兴。应当考察自己做得怎么样,诽谤和赞誉不值得谈论。不要骄傲自满,瞧不起人,以能够远离别人的侮辱;不要用献媚的脸色乞求事奉别人,以能够自己尊重自己。出游要远离邪恶,居家要与正直为邻;从中有取有舍,此外就没有什么亲疏了。

       修养外部与内心,静静地保养和顺与纯真;修养内部也不要遗漏外部,自己的行动一定要遵循礼义和仁爱的准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峻的山峰也是由微尘积累起来的;我们的道德品质也是这样,要实行它,贵在自己每天都自我更新。

       我不敢要求别人怎么样,姑且自己时刻牢记吧!我要一辈子自我勉励,死后再传给子孙;如果子孙违反了他,那是不配做我的后代的!

扩展资料:

       作为崔子玉《座右铭》的续补,白居易的这篇铭文,可称为旷世佳作。前后两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读之朗朗上口,思之怦然心动,寓意深远。崔公注重的是个人行为的制约和修炼。

       白公侧重的是个人内心道德世界的静养和磨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道德标准,那就是“仁、爱、礼、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人之道”的精髓。

       据相关记载,崔子玉之《座右铭》共20句,全文抄录如下: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

       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

       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崔子玉介绍:

       名瑗,字子玉,东汉时人。早年丧父,锐志好学,拜儒学大师贾逵为师,通晓天文历数,易经左传,后因兄崔章为州人所杀,他手刃仇人,被迫亡命他乡,遇到朝廷大赦才得回家。

       后被推举为秀才,受任为汲县令。汉安初年,被荐为宿德大儒,其文辞优美,善章草,所撰五十七篇铭箴碑赋为后人追慕称颂。

       百度百科-续座右铭

       座右铭

       作者:崔子玉(汉)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 ,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译文我给你写咯!文佳,老师较对咯!

       好了,关于“座右铭崔瑗拼音版全文”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座右铭崔瑗拼音版全文”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